在互聯網浪潮全面來襲的當下, 與“互聯網+”息息相關的不銹鋼反應釜等傳統制造業在面臨著信息化水平不高、供應鏈整合不夠等造成的低產業利潤困境的同時,還要抵御外企大肆進入帶來的行業沖擊,越來越多的傳統制造業迷失在了互聯網大潮中。
不銹鋼反應釜等傳統制造企業較大的危機,不再是當下的利潤多寡,而是能否清晰把握未來。因此,乘借互聯網+的東風,邁向專業化、信息化、網絡化的新生,成為傳統企業的必然抉擇。
對于傳統制造業而言,“互聯網+”是兩化融合的升級版,是將互聯網作為當前信息化的核心,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工業生產融合的過程,它將推動“中國制造”走向“中國智造”。
“傳統企業要么觸網,要么死亡。”互聯網和傳統產業之間的關系,已經走過了純粹沖擊或顛覆的時代。互聯網進入傳統行業,不是跨界的資源掠奪,而是融合的利益分享。
工業4.0是互聯網改造傳統制造業的核心,也是制造業互聯網思維的重要體現。因此,工業4.0與互聯網+的碰撞,將明確傳統制造企業轉型升級方向,更好的幫助傳統制造業借助移動互聯、云計算、大數據、物聯網等信息化技術優化生產環節和供應鏈、減少原材料用量和環境負荷、降低工廠成本,提高生產效率……
工業4.0將徹底改變制造業思維,在“智能”工廠,以“智能”生產方式,制造“智能”產品,同時,借助互聯網,實現企業內外部的設計、研發、管理等的協同,實現商業模式的顛覆和重構,是傳統制造業的未來寫照。
一個無限散發創意,一個無限精致聚焦,互聯網思維與工業4.0,無疑給處于痛苦掙扎中的傳統企業帶來了福音。然而,面對中國工業化發展歷史不長,大部分還沒有自動化和數字化,尚處在工業2.0階段,只有很少部分達到信息化時代3.0階段的現狀,中國傳統制造業企業“由大到強”,從制造邁向智造的道路依然漫長。因此,2.0、3.0和4.0齊頭并進,借助工業互聯網的“控制大腦”——ERP,邁向數字化和網絡化,進而實現傳統企業的智能化生產,成為傳統制造業當下較重要的課題。
工業4.0時代的到來,必將沖擊制造業傳統的價值創造和分配模式。未來,借助互聯網平臺,價值鏈上的各環節都將參與到生產制造中,共同創造價值,輸送價值,實現價值,形成新的價值創造和分享模式.